路边摊 餐车入驻商区·小贩转战场求生计
报道/锺可婷、黄文民摄影/黄安健、黄志汉 (吉隆坡、巴生15日讯)谋生艰难,小贩在从全面封锁(后称“国家复苏计划第一阶段”)到加强行管令(EMCO)期间被禁止营业、手停口停,唯有“转战”商业区,到一些比较有人潮的商业区路旁开档找两餐! 《大都会》社区报记者分别走访巴生武吉丁宜和实达阿南,以及吉隆坡旧古仔路鸿图园(Kuchai Entrepreneurs Park)时发现,武吉丁宜商业区确实多出很多路边摊,而鸿图园则有很多餐车入驻营业。 巴生武吉丁宜第一商区各有各做不怕抢滩 巴生武吉丁宜第一商业区峇都尼兰2路及实达阿南商业区时,受访小贩皆表示,由于受到行管令影响,他们也发现近来增加了许多小贩,相信是夜市小贩为求生活,到这里摆摊做生意。 他们说,前来摆摊的多为售卖食物及水果为主,以巴生武吉丁宜第一商业区峇都尼兰2路为例,该区原本有不超过20个档口营业,但在近期内,暴增至最多到50个摊位。 “不过,我们售卖不同种类的食物,因此,不会担心生意竞争大。我们各自有自己的熟客,各有各的生意。” 确保顾客保持人身距离 受访小贩表示,该区有多个售卖熟食的档口,人潮算是集中,但由于雪州冠病疫情严重,自早前全国每日确诊数据超过8000宗后,前来打包的人潮明显减少,生意量也减少了。 他们说,他们与夜市的差别为,夜市的人潮较多及密集,他们以开设档口的方式经营生意,较容易控制人潮,确保前来打包的顾客时刻保持人身距离。 “冠病疫情来袭,相信许多人的生活都被打乱,在对抗疫情期间,大家的生活也非常辛苦,在别无他法之下,只能改变方式,以求变方式靠自己自力更生。” 做好防疫 鼓励用电子钱包 他们说,在疫情期间开档做生意,他们做好防疫措施,确保员工戴上口罩及保持食物的卫生;如果发现顾客没有戴口罩,他们也会给予提醒,劝请他们将口罩戴好。 “同时,我们也鼓励顾客使用电子钱包付钱,以减少民众接触以阻断病毒传染。” 古仔马朱8路餐车分布营业不拥挤 另外,吉隆坡部分商业区人流量及车流量受到影响,停车格不再“车”满为患,不过,餐车业者却因此有了空间停放餐车做生意,以致古仔马朱8路(Jalan Kuchai Maju 8)一带近期迎来较多的餐车入驻营业。 《大都会》社区报记者走访位于旧古仔路鸿图园(Kuchai Entrepreneurs Park)的古仔马朱8路时,发现在接近中午12时许时,约5辆餐车陆续到来古仔马 […] …
IDCC恢复运作人潮不减·戴双罩 做足防疫
报道/陈炟谕 (沙亚南14日讯)随着沙亚南IDCC接种疫苗中心昨日闭馆一天大消毒后,加上工作人员全更换,该中心今日恢复运作,而前来接种疫苗者依然非常多,似乎不受影响,惟新一批的工作人员和大多数接种者为了安全起见,都作足防护措施,戴双层口罩或面罩! 沙亚南IDCC接种疫苗中心是于昨日证实有204名工作人员确诊冠病,引起各界哗然,疫苗中心的感染风险成了外界的最大疑问,不过科学、工艺及革新部长凯里保证该疫苗中心关闭一天进行大消毒,以及撤换所有工作人员后,该接种中心会非常安全。 据悉,IDCC疫苗接种中心共分成两座礼堂作为接种中心,其中1座负责施打网上预约的阿斯利康疫苗(AZ),另一个则是普通的接种中心,施打的疫苗分别为科兴或辉瑞,平均两座礼堂每日处理的接种人数为6000人,是雪州最大型的接种中心之一。 《大都会》社区报记者今日走访IDCC疫苗接种中心时发现,赴约出席接种疫苗的民众依然络绎不绝,而现场所有的工作人员,也从其他地区调派过来支援。 根据观察,接种中心内的工作人员,其防护工作都有所提升,除了会戴双层口罩,也会佩戴面罩,彼此之间也会保持距离,非常谨慎,就是为了避免接种中心再度上演大规模确诊状况。 另外,现场的工作人员也向媒体透露,接种中心的人潮似乎没有太大影响,大多数接种者依然赴约施打疫苗。 民众:经过消毒感安心 受访的接种民众则表示,尽管昨日传出该疫苗中心有大批工作人员确诊冠病,惟他们相信经过消毒,加上已撤换新一批工作人员,接种中心如今已是安全状态。 他们指出,由于当局安排妥当,接种中心内不会拥挤,无论是工作人员或接种者,大家彼此都会充分保持人身距离,让他们感到安心。 也有一些接种者披露,国内的冠病疫情日趋严峻,尽快打疫苗才是上策,所以若取消赴约,可能就得等上一段时间,倒不如准时赴约,只要做好防疫措施即可。 不过,他们说,为了避免任何感染风险,出席接种时还是会戴上双层口罩,甚至还有面罩,增加多一道防护,就能减少感染的几率。 陈奕云(来自沙亚南,48岁):不想取消预约再等待 “看到新闻指IDCC接种中心有工作人员确诊,确实让我担忧,不过想到若取消预约,就得等上一段时间,而如今尽快打疫苗才是做好的。 我刚刚完成接种疫苗,发现接种中心安排良好,不会拥挤,工作人员服务很好,也会与接种者保持人身距离,显然大家都有提高防疫意识。” 林伟峰(来自白沙罗,42岁):戴双层口罩面 […] …
允路边摊摆卖引发乱象·议员促重审SOP开放早市
部分流动小贩也会在路肩上营业。 (吉隆坡11日讯)这边厢禁止早市巴刹营业,另一边厢却允许小贩在路边摆档,以致吉隆坡一些地区路旁出现大量小贩在路边摆档的盛况! 吉隆坡国会议员促请当局重新审视这项双重标准的作业程序,允许早市巴刹在安全的情况下复业,而不是任由小贩在路边营业引发乱象。 隆市出现越来越多的路边流动小贩,柏丽玛文良港出现许多小贩档口。 导致路边小贩越来越多 自6月1日落实全面封锁起,吉隆坡区的早夜市巴刹被禁止营业,只有室内有盖巴刹、路边摊、市集、流动小贩、餐车及临时小贩允许营业。 许多早市小贩在长期无收入下,迫于无奈只好另寻出路,转移阵地在其他路段营业,或是在车上四处找地方营业,以致隆市的路边小贩越来越多。 在柏丽玛文良港,路边小贩在泊车位上营业。 持双重标准 小贩何去何从? 受访的吉隆坡区国会议员认为,政府允许路边小贩营业,却禁止同样在路上营业的早市巴刹,这不合逻辑,并持有双重标准,同样在道路上,一条路可以营业,另一条路却不能营业,令小贩不知该何去何从。 他们也炮轰有关标准作业程序(SOP)并不合逻辑,病毒并不会选择在哪条道路出现,而保持通风性对抗疫来说很重要。 杨巧双炮轰,吉隆坡国都花园早市巴刹的道路不能营业,其他道路却可以营业,但病毒并不会选择出现在哪条道路。 他们希望政府重新调整这项SOP,允许早市巴刹复业,如今已关闭了6个星期,许多小贩已支撑不下去,必须让他们营业谋生。 他们也说,除了早市小贩转移到路边营业,许多民众在无收入下,被迫出来当小贩在路边摆档,当局不应对他们过于严厉执法,只要没有造成阻碍交通及卫生问题,应允许他们在路边营业。 行动党泗岩沫国会议员杨巧双 杨巧双:早市小贩被迫在车上卖菜 行动党泗岩沫国会议员杨巧双认为,在路上摆档的早市巴刹被禁止营业,同样在路边营业的流动小贩却可以营业,这是不合理、不明智及愚蠢的SOP。 她日前巡视国都花园的早市巴刹地点时说,有盖巴刹获准营业,但早市巴刹小贩从6月1日起的全面封锁关闭至今,小贩都感到混淆。 “他们感到无所适从,只能从一个道路转移至另一个道路,寻找地点来营业糊口,更可悲的是小贩必须在车上卖菜。” 她指出,食肆业者可以做打包生意,但在路上的早市不能营业售卖食物,流动小贩则可在主要道路营业,这并不合情理,因为冠病病毒的传染是不会区分早市巴刹的道路或主要道路。 “在冠病施虐的情况下,必须要保持通风性, […] …
加管期间贩商转战网售·宅家,也可尝果王
榴梿业者将榴梿去壳后,将果肉放入盒子,供顾客选购。 (八打灵再也12日讯)7月进入榴梿旺季,即榴梿量多果好价格低,是老饕开怀大吃的好时机! 随着目前雪州多区落实加强行管令,加上禁止堂食,因此大部分榴梿商家转战网络市场,纷纷在各自的网站及脸书专业售卖榴梿及推出优惠配套,让宅在家中的老饕也能品尝榴梿。 《大都会》社区报记者走访灵市SS2商业区的榴梿档时,受访榴梿档业者表示,踏入7月后,就是榴梿的旺季,随着榴梿的产量多,价格就有所下降,是老饕开怀大吃的时候。 随著榴梿产量开始增加,榴梿旺季预计将会持续到下个月。 猫山王黑刺最抢手 “目前各品种的榴梿产量陆续增加,其中最抢手的品种则是猫山王及黑刺。” 他们说,由于受到冠病疫情影响,今年的榴梿出口量比往年来得少,因此本地市场也有较多榴梿,供本地民众选购。 “同时,我们考虑到暂且禁止跨州,我们提供运送服务至大马半岛各州,让外州的民众也能下单。” 榴梿业者表示,今年的榴梿品质好,是榴梿老饕们最爱的“黄肉干包”。 员工卸货包装依订单分配 记者在现场观察到各榴梿档的员工忙于卸货及包装,将榴梿果肉装入盒子,再根据顾客的订单进行分配。 另外,榴梿档员工在完成包装后,将其交给外送骑士或司机,再让他们将榴梿送到顾客手中。 受访榴梿档业者表示,尽管目前雪州落实加强行管令,门市的生意受到影响,让他们流失许多上门选购榴梿的顾客。 “不过,我们将重心转至网络,设立各自的网站及脸书专业,接受顾客线上下单,并以真空包装方式安排外送给他们。” “榴莲鲜生”榴梿档员工忙于卸货,同时也有许多外送人员在外等候,以领取订单。 他们说,由于受到冠病疫情及加强行管令的影响,他们也开拓新的生意模式,目前主要的顾客及订单来源都来自网络,网络生意也占90%。 榴梿档业者也坦言,我国冠病疫情严峻,禁止堂食榴梿、网络下单及外送服务能维持零接触,避免交叉感染,对业者及顾客都有保障。 谢健伟 谢健伟(榴莲鲜生业者):榴梿旺季料持续至下月 “7月起开始榴梿旺季,预计将持续到下个月,是购买榴梿的最佳时机,而目前最热门的榴梿品种为猫山王及黑刺。 其中,猫山王的产量较多,价钱也有所下调,A果为每公斤58令吉及B果位每公斤45令吉。另外,今年黑刺的产量较少,价钱也相对较高。 由于雪州目前落实加强行管令,我们无法如往年般举办榴梿自助餐,门市的生意也下滑了许多,目前主要以网络订单为主,占其中的 […] …
榴梿贩商转战网售·加管宅家老饕也可尝果王
榴梿业者将榴梿去壳后,将果肉放入盒子,供顾客选购。 (八打灵再也12日讯)7月进入榴梿旺季,即榴梿量多果好价格低,是老饕开怀大吃的好时机! 随着目前雪州多区落实加强行管令,加上禁止堂食,因此大部分榴梿商家转战网络市场,纷纷在各自的网站及脸书专业售卖榴梿及推出优惠配套,让宅在家中的老饕也能品尝榴梿。 《大都会》社区报记者走访灵市SS2商业区的榴梿档时,受访榴梿档业者表示,踏入7月后,就是榴梿的旺季,随着榴梿的产量多,价格就有所下降,是老饕开怀大吃的时候。 随著榴梿产量开始增加,榴梿旺季预计将会持续到下个月。 猫山王黑刺最抢手 “目前各品种的榴梿产量陆续增加,其中最抢手的品种则是猫山王及黑刺。” 他们说,由于受到冠病疫情影响,今年的榴梿出口量比往年来得少,因此本地市场也有较多榴梿,供本地民众选购。 “同时,我们考虑到暂且禁止跨州,我们提供运送服务至大马半岛各州,让外州的民众也能下单。” 榴梿业者表示,今年的榴梿品质好,是榴梿老饕们最爱的“黄肉干包”。 员工卸货包装依订单分配 记者在现场观察到各榴梿档的员工忙于卸货及包装,将榴梿果肉装入盒子,再根据顾客的订单进行分配。 另外,榴梿档员工在完成包装后,将其交给外送骑士或司机,再让他们将榴梿送到顾客手中。 受访榴梿档业者表示,尽管目前雪州落实加强行管令,门市的生意受到影响,让他们流失许多上门选购榴梿的顾客。 “不过,我们将重心转至网络,设立各自的网站及脸书专业,接受顾客线上下单,并以真空包装方式安排外送给他们。” “榴莲鲜生”榴梿档员工忙于卸货,同时也有许多外送人员在外等候,以领取订单。 他们说,由于受到冠病疫情及加强行管令的影响,他们也开拓新的生意模式,目前主要的顾客及订单来源都来自网络,网络生意也占90%。 榴梿档业者也坦言,我国冠病疫情严峻,禁止堂食榴梿、网络下单及外送服务能维持零接触,避免交叉感染,对业者及顾客都有保障。 谢健伟 谢健伟(榴莲鲜生业者):榴梿旺季料持续至下月 “7月起开始榴梿旺季,预计将持续到下个月,是购买榴梿的最佳时机,而目前最热门的榴梿品种为猫山王及黑刺。 其中,猫山王的产量较多,价钱也有所下调,A果为每公斤58令吉及B果位每公斤45令吉。另外,今年黑刺的产量较少,价钱也相对较高。 由于雪州目前落实加强行管令,我们无法如往年般举办榴梿自助餐,门市的生意也下滑了许多,目前主要以网络订单为主,占其中的 […] …
申请准证做好防疫·EMCO无阻济贫消毒
6号股集团文化慈善社也义务协助有需要的人士进行消毒。 马来西亚善心组织近期也专注在对清寒学生的物资协助。 (八打灵再也11日讯)非营利、非政府组织(NGO)在落实加强行管令(EMCO)期间的派发食物、物资和消毒行动不受阻,一切都在做好防疫措施下进行! 根据雪隆多区落实加强行管令的标准作业程序中提及,有意提供食物援助的团体,包括非政府组织、私企、个人等,必须经由州或县的天灾行动管制中心(PKOB)下的县灾难管理委员会(JPBD)协调及发放物资。 受访的非政府组织及社区组织表示,他们在不同阶段的行管令,都会向县灾难管理委员会、社会福利局或相关单位申请批准,同时也会向警方申请通行令,包括此次的加强行管令。 雪隆圆梦慈善团体每天派发逾百份食物,也会记录下受惠者的资料。 雪隆圆梦慈善团体也会派发食物给流浪者,让他们不至于挨饿。 或仅由1人转交物资 不过,也有受访组织表示,已经询问过社会福利局(JKM),若只是小型的派发物资则不需要申请,但为了安全起见,相关的组织依旧前往警局申请通行令,亦或改变派发物资方法,仅由一位义工前往转交物资。 他们也说,一般上,他们派发物资的工作不会受到执法单位的为难,惟在这非常时期,他们也会提醒义工们务必做好防疫措施。 他们指出,就算是做善事也要依据程序申请,而这不是有意要为难他们,只是一项保障;若在派发物资时不幸出现病毒传染情况,还能有效追踪。 陈美仪(What A Waste发起人) 陈美仪(What A Waste发起人):各阶段行管都申请通行令 “目前雪州部分地区落实加强行管令,我们与之前一样,也是向县灾难管理委员会批准信及向警方申请通行令,每次不同阶段的行管令都要再申请。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‘拯救’食物,再派发食物、物资给有需要的人,同时也有参与消毒工作。 我们是社会组织,也必须依据程序分发食物,不鼓励个人或其他组织在无申请下分发,可能会有病毒传染的风险,带来不好的后果,如果有申请就有记录。 我们在‘拯救’食物后,就会送到附近有需要的人手上,目前只剩数名义工行动,只能一人驾驶,分发食物的范围也尽量不会太远,或是以宅配方式送上门。虽然要承担运输费,但也是一个祝福,之后开放了,我们会去探访及跟进他们的情况。 What A Waste组织每天准备好饭盒,有需要的群体获得温饱。 要求食物数量增3倍 其实在封锁期间,有很多剩余的食物,我们每个星期拯救 […] …
加快外劳私企接种速度 Selvax开跑 雪经济露曙光
商厂代表每日带著数以千计的厂工到SelVax接种中心注射疫苗。 (八打灵再也10日讯)百万名外籍移工与私企职员排队接种,雪州政府抑制职场疫情爆发,使经济展露生机的努力水到渠成! 职场感染群在工商业最为发达的雪州一直是最大隐忧,但如今每日有约6000名外来和本地员工,通过由州政府子公司Selgate Healthcare有限公司所主导的SelVax(雪州冠病疫苗计划)接种,而人数将逐步提高至4万人一天,使职场抗疫行动取得大突破。 聂文义:可供100万劳工职员接种 聂文义预测雪州职场疫情爆发的情况可在8月开始见到明显改善。 SelVax负责人聂文义表示,随着Selgate Healthcare所订购的250万剂科兴疫苗于6月杪到步,在州政府的指示下保留了50万剂予雪州56个州选区情况特殊的选民后,意味着仍有100万名工商界外籍移工和职员可每人接种2剂。 “根据大马雇主联合会截至2020年5月的数据,全国共有230万名合法在工厂生产线上工作的外劳。假设雪州占了其中的30%,即69万人,如今的百万剂亦足以让大部分合法劳工接种,减少因为卫生意识普偏低落而引起的疫情大爆发。” 他预测,随着私企和厂工接种速度的快马加鞭,在8月便能看到职场感染的明显改善,并在9月份露出曙光,使州政府抑制疫情的努力开花结果,让经济巨轮重新转动,协助已奄奄一息的各行各业重展生机。 聂文义是在引领《大都会》社区报记者,参观SelVax最大型的哥打白沙罗丽阳花园广场(Tropicana Gardens)接种疫苗中心时,这么表示。《大都会》社区报亦是唯一受邀的中文媒体。 Selgate连锁诊所将提供接种 没有智能手机的外来移工可以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,手动签到Selvax接种中心。 聂文义透露,除了万宜的Evo Mall、沙亚南的De Palma酒店、格那拉再也的Kompleks Sukan PKNS、武吉加里尔的Aurora Place这类大型中心,Selgate属下的1000家连锁诊所也将投入服务,协助加快社区疫苗注射,当中所涉及的医疗与非医疗总工作人员高达5000人。 “从6月26日SelVax正式开跑至今,已有3.5万名外来移工和私企职员在我们以上5个分布于雪州各地的接种中心接受首剂注射。相信随着各方开始熟悉流程,人数会有显著增加,以丽阳花园广场为例子,人流可提高6倍,即从2000至1万2000人一 […] …
善心被滥用暖举蒙阴影·请取你所需别贪
林立迎服务中心展开食物库,让有需要的民众前来领取物资,右为林立迎。 (八打灵再也9日讯)取你所需,切勿贪心! 冠病疫情令百姓的生活陷入困境,民间发起的竖白旗运动获得社会善心人士大力支持,给予有需要者温暖,惟不幸的是,当中却传出一些“善心”被滥用的事迹,令这“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”的暖举蒙上一层阴影。 ”甲洞社区”脸书专页在脸书贴文中指有民众拿了善心人士给予的饭盒,但只选菜肴吃,并把米饭丢弃。(图截自“甲洞社区”脸书专页) 有人领饭盒只吃菜弃米饭 据了解,有些民众会重复性拿取免费的物资,而不是依据需求领取,且亦有者仅选择领取价格较贵重的物资。 此外,日前“甲洞社区”脸书专页发布一则饭盒里的米饭遭丢弃的贴文,并指有民众拿了善心人士给予的饭盒,但只选菜肴吃,并把米饭丢弃。 该则贴文也提及,竖白旗运动“响起”,人性贪婪也一同“响起”;也有不少网民在纷纷在该贴文底下留言,阐述近期发现食物库遭滥用的情况。 目前,雪隆区内有不少国州议员的办公室或服务中心,也展开及协调派发物资给有需要人士的活动。 据《大都会》社区报了解,他们也以不同的方式,来减少民众所领取的物资不被浪费及糟蹋,其中包括以记名方式派送物资,以免民众重复领取、监督熟食饭盒的品质、抑或是限制民众在食物库拿取的物资数量。 王诗棋 王诗棋:以记名方式派物资 行动党无拉港州议员王诗棋指出,其设立的无拉港支援中心,能协调当地国、州、市议员,及新村管委会主席所派发物资,以避免民众重复会领取多方的物资。 她透露,支援中心所派发出去的物资,包括食物篮及熟食饭盒都是以记名方式派送出去。 “因此,若领到物资的民众家里依然有竖白旗,我们也会知悉是已经派送过物资了。” 她表示,饭盒以记名方式派送,也能避免有民众同时领取干粮及饭盒。 “此外,我们也会向受惠者询问对饭盒的意见,其中如饭盒内的鸡肉是否太硬,口味是否合适等,并会把意见反映给厨师。” 王诗棋(中)所派发的物资,将以记名方式派送出去,以免有民众重复领取物资。(图取自王诗棋脸书专页) 监管盒饭品质 另外,她坦言,有的赞助者希望“用最少的钱来赞助最多的人”,因此,在这预算下烹煮食物的厨房只能准备较多米饭,较少菜肴的盒饭,进而导致受惠者吃完菜肴但吃不完米饭的浪费情况。 “有鉴于此,我们必须去监管盒饭的品质,以确保受惠者可吃完饭菜。” 她说,目前他们每日派发300份盒饭给蕉赖十一哩及卡斯杜里组 […] …
老人院捐款物资 骤减·负责人须掏腰包了……
受疫情及全面封锁影响,许多老人院的捐款及捐献物资情况骤减,亟需善心人士的援助。 报道/庄舜婷 (八打灵再也8日讯)在我国疫情严峻考验之下,雪隆区老人院面对捐款及物资骤减,仅靠微薄的捐款维持日常开销,甚至负责人必须自掏腰包负担老人院的运作。 《大都会》社区报电访了数间雪隆区老人院,发现在疫情冲击下,市场行情低迷,连带善心人士的捐献也减少了,不敢贸然上门捐献物资,令部分老人院的财务陷入困境,有者必须启动储备金及负责人自掏腰包承担。 禁善士探访长者及互动 受访老人院院长及负责人表示,为了长者的安全和遵守标准作业程序,老人院已禁止善心人士探访及与长者们互动,因此许多善心人士也不再上门捐献物资或款项,如今在虽然在国家复苏计划第一阶段,但冠病疫情更为严重。 他们指出,以往每逢农历新年期间是接获最多捐款的季节,老人院靠这段时期的捐款可维持一段时间的开销,惟今年的新年捐款比以往减少许多,仅能维持一至两个月的开销。 他们也说,老人院每个月的开销介于1万至3万令吉,其中最大的开销是租金,其他开销包括水电费、员工及看护薪水、医药费等,每个月都是一大笔庞大开销。 设在灵市11区的爱以德老人之家,目前有15位长者,每月开销2万至3万令吉。 倪维城(义心老人福利收留协会院长): 每月靠微薄捐款 “如今行情不好,许多人都失去工作或是无法做生意,我们的捐款也难免减少,无法到外筹款,而每个月的捐款也不固定。目前的捐款是不够应付开销,我必须自掏腰包来承担。 之前农历新年的捐款,可维持两三个月,今年则大大减少,只能维持一两个月。许多大公司今年都没捐了,以致少了很多捐款。 如今有少数善心人士上门捐献,不像以往那么热烈,多数是送物资来,买一两包米上门捐献,不像以往多是捐现金。上门捐献的善心放下物资就离开,不会让他们接触长者。 我们在首邦市USJ 2已快5年时间,目前有21名长者,每个月都依赖捐款,不够我就自掏腰包,一个月开销约1万5000令吉。 每个月的开销包括租金、水电费、员工薪水,我们这里许多长者无法自理,必须请2名看护照顾。我们这里的长者多是医院转介过来,因此还需承担医药费,除了‘三高’药物,其他药物及复诊都是我们承担,每个月医药开销约1000令吉。 我希望善心人士能捐助,以应付老人院每月开销。” 倪维城 李金锋(康乐老人福利家园院长): 通过脸书宣传筹款 “目前老人院缺乏资金和物资,因为疫情的关系 […] …
欠4至10人 董家教自聘临教·雪隆华小师资 仍严缺
大部分学校在师资不足下,唯有通过调整班级或老师的课程解决问题,抑或者是由学校董家教自掏腰包聘请临教填补空缺。 报道/陈佩莉 (八打灵再也7日讯)师资短缺并非新课题,尤其雪隆区内各华小长期面对教师不足的问题,其中最严重的面对欠缺10名教师,而这些空缺最后是由学校董家教自掏腰包聘请临教进行填补。 师资短缺近期成为全国议题,尤其教育部高级部长拿督莫哈末拉兹日前透露,我国有4个州属师资到了“严重短缺”的水平,其中包括沙巴、砂拉越、雪兰莪及柔佛,而这是长久以来所面对的问题,导致问题的原因有很多,包括师训学院学员短缺及科目选项不匹配的因素。 雪隆华校董联会日前也发文告指出,华小师资短缺的问题长期困扰华小及华社,根据教总今年1月的的统计,全国华小超过1000多所华小教师空缺,随着今年师训学士课程华小组毕业生,以及临教到校报到,至今全国华小仍缺少500多名教师空缺有待填补。 此外,根据教育部的数据,去年6月共有471名临教被派到华小执教。 料师资短缺比数据更多 《大都会》社区报电访来自雪隆区内的华教人士及代表,了解到雪隆区内华小大多都面对师资不足的问题,加上面对教师退休、怀孕生产等多种不同情况,有理由相信师资短缺问题是比原有的数据来得更多。 雪隆一带的华小预计欠缺100名老师,平均每间学校都面对欠缺数名老师,较严重的可能少了超过10名老师。 有者透露,雪隆区现共有156所华小,几乎每年调派到各校的教师都不足,以去年的数据作为统计,平均每一所学校都欠缺约4至6名教师,比较严重的是欠缺10名教师。 “除非是一些学生人数少的微型学校没有太大的问题,其他学校几乎都同样面对师资不足,尤其是大型学校。隆市一所华小在年初因为教师退休及教师被调走,一共缺了14名教师。” “若是欠缺3至5名教师,校方或许还能经过调整下解决问题,包括缩减班级以减少所需教师。但同时也面对另外的问题,即教育局规定每班只能有35名学生。” 除了学生人数少的微型学校,雪隆区大多华小均面对师资不足问题。 盼教部将华小设个别项目 也有者表示,一般学校在在教师不足下,都会由董家教自费聘请临教填补,否则就需以现有教师分配更多的课,但这对教师来说也是相当不公平。 “其实教育局在师资不足下,也会协助聘请临教作为填补,但很多时候我们都等不到当局聘请临教,唯有自己出钱聘请。” 另外,有者呼吁教育部应该针对将聘请1万8000多名教师的事项宣 […] 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