載入程式圖片

路边摊 餐车入驻商区·小贩转战场求生计

路边摊 餐车入驻商区·小贩转战场求生计

报道/锺可婷、黄文民
摄影/黄安健、黄志汉

(吉隆坡、巴生15日讯)谋生艰难,小贩在从全面封锁(后称“国家复苏计划第一阶段”)到加强行管令(EMCO)期间被禁止营业、手停口停,唯有“转战”商业区,到一些比较有人潮的商业区路旁开档找两餐!

《大都会》社区报记者分别走访巴生武吉丁宜和实达阿南,以及吉隆坡旧古仔路鸿图园(Kuchai Entrepreneurs Park)时发现,武吉丁宜商业区确实多出很多路边摊,而鸿图园则有很多餐车入驻营业。

巴生武吉丁宜第一商区
各有各做不怕抢滩

巴生武吉丁宜第一商业区峇都尼兰2路及实达阿南商业区时,受访小贩皆表示,由于受到行管令影响,他们也发现近来增加了许多小贩,相信是夜市小贩为求生活,到这里摆摊做生意。

他们说,前来摆摊的多为售卖食物及水果为主,以巴生武吉丁宜第一商业区峇都尼兰2路为例,该区原本有不超过20个档口营业,但在近期内,暴增至最多到50个摊位。

“不过,我们售卖不同种类的食物,因此,不会担心生意竞争大。我们各自有自己的熟客,各有各的生意。”

确保顾客保持人身距离

受访小贩表示,该区有多个售卖熟食的档口,人潮算是集中,但由于雪州冠病疫情严重,自早前全国每日确诊数据超过8000宗后,前来打包的人潮明显减少,生意量也减少了。

他们说,他们与夜市的差别为,夜市的人潮较多及密集,他们以开设档口的方式经营生意,较容易控制人潮,确保前来打包的顾客时刻保持人身距离。

“冠病疫情来袭,相信许多人的生活都被打乱,在对抗疫情期间,大家的生活也非常辛苦,在别无他法之下,只能改变方式,以求变方式靠自己自力更生。”

做好防疫 鼓励用电子钱包

他们说,在疫情期间开档做生意,他们做好防疫措施,确保员工戴上口罩及保持食物的卫生;如果发现顾客没有戴口罩,他们也会给予提醒,劝请他们将口罩戴好。

“同时,我们也鼓励顾客使用电子钱包付钱,以减少民众接触以阻断病毒传染。”

古仔马朱8路
餐车分布营业不拥挤

另外,吉隆坡部分商业区人流量及车流量受到影响,停车格不再“车”满为患,不过,餐车业者却因此有了空间停放餐车做生意,以致古仔马朱8路(Jalan Kuchai Maju 8)一带近期迎来较多的餐车入驻营业。

《大都会》社区报记者走访位于旧古仔路鸿图园(Kuchai Entrepreneurs Park)的古仔马朱8路时,发现在接近中午12时许时,约5辆餐车陆续到来古仔马朱8路做生意,不过他们并没有集中在一起,而是分布在该路段的前、中及后半段各自营业。

同区营业良好竞争

一名不愿具名的餐车小贩受访时指出,自国家复苏计划第一阶段于6月1日落实后,该商业区的车流量变得稀疏,停车格不再是被占满的现象,这也成了餐车营业的良机。

该名餐车小贩坦言,与此前相比,近期发现该路段确实迎来较多的餐车营业,特别是在下午的时段,前来的业者分别售卖各种不同的食物,偶尔同一时段会有近6辆餐车在古仔马朱8路一带营业。

他指出,多辆餐车在同一区营业,这无形之中就会出现竞争,惟他认为这是良好的现象,因为这可吸引民众前来光顾,有助于促进餐车业绩。

他补充,他在今年初已开始在古仔马朱8路营业,一星期前来当地2次,至于生意方面,其餐车的业绩目前尚好。

民众:购买食物方便了

另一方面,其他商民则说,不排除是目前夜市无法营业的缘故,加上餐车是流动的性质,餐车业者自然会在这期间四处寻觅更好的地点做生意,找寻谋生的机会。

也有民众指出,自当地有不少餐车前来营业后,他们在购买食物方面也方便了许多,而民众在购买食物时都有做好防疫标准作业程序(SOP),因此不会担心引发群聚等的乱象。

郑女士(小贩):生意少了60%

“我在古仔马朱1路开档营业7个月,当时是在获得执照后开始营业。据了解,在此路段营业的小贩都已营业多时,并没有听闻有夜市小贩前来此处当路边小贩。

在封锁落实之后,顾客也少了,档口的生意额也少了60%。”

张先生(茶室小贩):餐车有空间营业

“目前古仔马朱路一带的车辆较少,相信这也是促使餐车业者有空间可在此营业。而且,此区也是当地人潮较旺的地区,因此他们也会到来此处营业。

不过,我认为,小贩能在固定的门市营业反而比较好,下雨天也不会遭雨淋。”

陈小姐(民众):购买食物方便

“在6月1日落实国家复苏计划第一阶段之前,较少见到餐车在此营业的情况。多了餐车在此营业,我认为在购买食物非常方便。

我认为,只要大家有遵守防疫SOP,餐车在此营业的情况是可以接受的。我本身也到来此处光顾数次,看见情况尚好,大家都有做好防疫SOP。”

黄先生(小贩):巅峰期达50档口

“我们在巴生武吉丁宜第一商业区峇都尼兰2路摆摊售卖食物,在这段期间,前来摆摊的小贩比平日增加了一倍,巅峰时间可达50个档口。

基于我们售卖不同种类的食物,因此不担心有太大竞争。不过,由于我国冠病疫情日益严峻,许多民众不敢外出打包,进而影响前来光顾的顾客,生意额也有所下降。

目前我们没有提供外送服务,都是顾客前来购买,在疫情严峻期间,部分顾客不愿下车,改以得来速方式购买食物,减少与我们的接触。

我希望政府能禁止年长者外出,毕竟他们属于高风险人士,待在家中会比较好。”

叶女士(小贩):小贩增但没竞争问题

“我自2013年开始在巴生武吉丁宜第一商业区峇都尼兰2路摆档,是这区最早期的小贩。尽管这区增加了许多小贩,但我们各自有各自的顾客,因此没有存在竞争问题。

这区在中午及下午时间很是热闹,有许多顾客前来打包,惟近期的冠病疫情变得严重,民众都不敢外出,即使外出打包,也是以最快的速度打包好就回家。

由于我们摆档做生意,每日面对许多顾客,因此我们做好防疫措施,确保员工佩戴口罩及食物的卫生,自己保护自己。同时,我们也会提醒顾客将口罩戴好。”

孙俊良(小贩):改变模式自力更生

“在冠病疫情肆虐期间,大家都非常辛苦,在别无他法之下,只能改变模式,靠自己自力更生。

因此,这一区的小贩人数增加也是在所难免,毕竟在冠病疫情期间,大家都为找吃及讨生活而烦恼。

尽管我有提供外送服务,但我的顾客群主要是上门打包的顾客。

同时,在疫情期间,我鼓励顾客使用电子钱包付款,以减少接触。不过,我在收到现金时也会消毒。”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Archiv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