柔新厂巴业者,疫下艰苦

2021-06-28 16:43:47
2502427
收藏
有故事的人
王重引·45岁·住新山江加埔来区·往来柔佛与新加坡厂巴业者
人生总有起有落,对我而言,这次的冠病疫情是“自然淘汰”,平日的财务规划是我们这一行能否继续生存的重要因素。
自我国于去年3月18日实施行动管制令(MCO),我们这一行便在我国及新加坡双边封锁下陷入寒冬,更没人会预想到这项措施在疫情反复下,竟拖了一年多。
与行管令之前相比,我的生意额剩下不到10%,现有的20辆厂巴,有17辆一直搁置在那里不敢动。我们原本预算双边会在几个月内开放,却不料拖到如今何时开放仍是未知数。
刚开始实施行管令的时候,我们支付全薪给24名司机,去年6月至11月在获得政府津贴下,支付部分薪金给员工,当时感觉不妙,鼓励员工寻找兼职或打临时工。
我们从去年12月开始让员工请无薪假,并为他们找工作,包括介绍及安排他们去应征,目前他们也已在装修业、快递业及运载业等服务,而我本身也向本地厂商伸出触角,载送本地工人及兼做保健直销。
在新币与马币的兑换率下,这一行的前景一直备受看好,就算之前的“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”(SARS)来袭,也仅影响几个月,大家都顺利挨过。这次拖太久,平日没作好规划的公司,面对了自然淘汰的命运。
我们公司拥有20辆厂巴,其中5辆车龄仅一两年,仍需供期,却因不知马新何时重新开放,这些厂巴只能暂搁以节省成本。
我希望大家能够快点获得接种疫苗,将整个疫情压制下来,才能在获得保护下恢复正常作息,也希望政府所采取的政策,能先顾及人民的生命再谈经济,积极推动社区免疫,让人民能尽快恢复常态。
我也希望政府的援助配套,不要遗忘马新两地来回讨生活的我们。

作者 : 蔡雪花(照片由受访者提供)
文章来源 :
星洲日报 2021-06-28
【免责声明】
星洲网促请读者、网民与观众,共同维护言论自由精神,营造理性交流环境;任何人身攻击、鼓吹种族与宗教仇恨、诽谤与造谣等留言,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。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违反此原则的留言。